MFC(微软基金会类库,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)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一套C++程序库,采用C++对象模型,封装了绝大部分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所需的功能,大大简化了Windows应用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。今天我们将介绍MFC如何生成EXE文件的原理及详细介绍。
一、原理
MFC应用程序的开发本质上就是C++程序的开发,生成EXE文件的原理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 编写源代码:开发者编写程序的主要部分和资源文件(如对话框、按钮、图标等)。
2. 编译: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目标代码(目标文件.obj)。
3. 链接:链接器将目标代码及资源文件与MFC库文件以及操作系统的库文件链接在一起,生成可执行文件(.exe)。
二、详细介绍
1. 编写源代码
根据MFC的基本规则,我们需要编写以下几个基本部分:
- 应用程序类(继承自CWinApp):负责初始化应用程序,启动消息循环。
- 主窗口框架类(继承自CFrameWnd):负责创建和管理程序的主窗口。
- 其他控件和功能类,如对话框、按钮、列表框等,这些类继承自相应的MFC基类。
2. 编译
开发者使用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(或其他支持MFC的开发环境)进行编译。MFC的核心类库会以静态库或动态库的形式提供给编译器,这些库文件包含了MFC类库的实现代码。
3. 链接
链接器将生成的目标文件与MFC库文件、操作系统库文件进行合并,形成一个可执行文件(.exe)。在这个过程中,链接器会处理项目中的外部符号引用,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EXE文件。
注意,在开发MFC应用程序时,根据项目设置(Debug或Release),MFC类库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被链接到EXE文件:
- 静态库:MFC的全部代码直接编译到EXE文件中,产生的EXE文件较大,但部署起来较简单。
- 动态库:只将MFC类库所需的必要代码编译到EXE文件中,运行时需要依赖相应的MFC动态链接库(.dll)。此方式产生的EXE文件较小,但需要确保目标计算机上安装了相应版本的MFC动态链接库。
综上所述,MFC生成EXE文件的原理是通过编写源代码、编译和链接的过程将MFC类库、用户编写的代码以及操作系统库文件结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理解MFC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使用MFC进行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。